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又是一年九月秋,陜北的秋天要比春天美麗。天高云遠,風清氣爽的日子,我喜歡獨自一人在遠離喧囂的黃土山路上行走。
路是早年村里人用镢頭修的,順著山梁蜿蜒著,土坷垃被歲月磨得有些光滑,踩上去不滑也不硌腳。路邊的秋草早沒了夏日的綠,成了深淺不一的黃,有的還帶著點褐紅,風一吹,草葉就輕輕晃,像在跟路過的人打招呼。草棵子里藏著不少野酸棗,紅得透亮,摘一顆放嘴里,先酸得瞇眼,咽下去后,嘴里又泛著甜,這味道是城里水果攤兒上買不來的。
莊稼地里,谷子穗子沉甸甸的,金黃一片,被風掀得翻起浪,嘩啦啦響,那是豐收的聲音。玉米稈子還綠著,但玉米棒子已經飽滿,外皮曬得發黃,有的甚至裂開個縫,露出里面金黃的玉米粒,像咧嘴笑的娃娃。地里偶爾能看見老農的身影,扛著鋤頭慢慢走,時不時停下來,扒開玉米葉看看棒子,臉上的皺紋里都透著滿足。他們不慌不忙,像是在跟秋天嘮嗑,知道這季節不會虧待用心伺候土地的人。
再往山上走,樹就多了起來。陜北的樹不似南方的那樣秀氣,都是些棗樹、杜梨樹,樹干粗粗的,枝丫向四周伸著,帶著股硬朗勁兒。秋霜一打,棗樹葉先紅了,不是那種嬌嫩的紅,是沉實的赭紅,襯得枝頭的紅棗更艷了,一串串掛在枝上,像過年掛的小紅燈籠。杜梨樹的葉子黃得干凈,風一吹,葉子就打著旋兒往下落,鋪在地上,像一層軟乎乎的黃毯子,走在上面,能聽見 “沙沙” 的響,那是秋天的腳步聲。
有時候會遇見幾只山雀,在樹枝間蹦來蹦去,嘰嘰喳喳地叫,像是在討論哪顆棗兒最甜。它們不怕人,你停下腳步看它們,它們也會歪著腦袋看你,待你往前走了,又跟著飛一段,像是在給你帶路。偶爾還能看見野兔,灰溜溜的身子,在草叢里一閃,就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一陣輕微的響動,讓這安靜的山路多了幾分生氣。
走累了,就找塊向陽的土坡坐下。陽光暖融融的,照在身上,一點也不覺得冷。抬頭看天,天是真藍,藍得像一塊被洗過的布,沒有一點云彩,干凈得讓人心里也敞亮。遠處的山梁連綿起伏,被秋霜染得五顏六色,紅的、黃的、綠的,像一幅鋪開的畫,不用刻意調色,卻比任何畫都好看。
陜北的秋天沒有江南的婉約,也沒有塞北草原的遼闊,它就像這片土地上的人一樣,樸實、實在,不張揚,卻有著讓人離不開的踏實勁兒。走在這樣的秋山里,聽著風聲、蟲鳴,看著滿目的秋景,心里的那些煩憂也都跟著散了。原來這秋天的好,不在別處,就在這腳下的土路里,在這枝頭的果實上,在這安靜的山野間。
夕陽西下的時候,才戀戀不舍地往回走。影子被拉得長長的,落在滿是落葉的路上?;仡^看,身后的山路、莊稼地、樹木,都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溫柔得讓人心醉。這陜北的秋,果然是不一樣的,它沒有“衡陽雁去”的蕭瑟,只有滿滿的踏實與歡喜,讓人走了還想再來,看了就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