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夢留住》這本書是廈大青年志愿者葉楠在寧夏西海固一年的支教日記。作者葉楠是一個幽默樂觀的人,在日記中,雖然他用幽默的語調和灑脫的文字記錄了一群福建大學生志愿者在西部支教生活的經歷和感受,但西部的殘酷現實依然讓作者的心痛與無奈流露于字里行間。
寧夏西海固是一塊荒涼貧瘠的土地,焦黃是永恒的主題。那幾位到西部支教的老師、那些寧夏樸實的鄉親、那些西坳學校里可愛的孩子們……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在簡陋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中,卻有著如此多的感動讓人著迷,如此多的情緒讓人沉醉!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便是葉楠和沈瀟初到西海固西安中學找水喝,打井水還要當地人教,好不容易在一位農夫的幫助下成功收獲了一桶水,但這來之不易的水卻咸澀得難以下咽。他們還期望著能買幾瓶礦泉水來緩解饑渴,誰知當地的老鄉居然不知道礦泉水是個什么玩意兒。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超市,經店主的一番翻箱倒柜,壓箱底的“娃哈哈”礦泉水終于與他們相見,然而這幾瓶“生命之源”下肚后卻讓他們腹痛難挨,成了他倆的“生病之源”。日記中作者提到,在西海固有許多包含水分的村鎮名字,比如:北壩、關橋、小河橋、龍池、賈塘、胡灣、紅井、水洼、雙河、西溝、田家灘……或許給人以水草豐富的感覺,實際情況卻是,這些地方現在都干涸得一無所有,或者就是剩下連牲口都不愿意碰的鹽堿水,正因為水在這里的金貴,人們才把這么多美好的名字寄托給這塊年降水量300mL,年蒸發量卻高達2000mL多的饑渴陸地,這里居然還有個叫“喊叫水”的地方,或許更能讓人體會到這里為什么很多人視水如命,把一滴滴咸苦的窖水作為最寶貴的財富,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讀到這里,我不禁為之震撼,到底是怎樣惡劣的環境,竟讓一瓶礦泉水變得彌足珍貴;到底要有怎樣的覺悟,才能支撐這些支援西部的同志撐下去;到底是什么力量,讓那些生活在當地的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日記中,作者葉楠還詳細描述了他們在家訪中的所見所聞,家訪途中,他們體會到了孩子們每天上下學路途的遙遠與艱辛。
他們走訪了孤兒馬國開的家,從小孤苦無依,缺衣少食,后來被大嬸收養。在大嬸的帶領下,支教老師們參觀了馬國開以前住的屋子,又黑又潮,積滿灰塵。大嬸告訴支教老師,馬國開去年還住在這里,住了好幾年,小時候膽大,長大了卻說一個人怕黑,正好她家今年攢錢整了間新房,才讓國開搬過去一起擠著。讀到這里,我很難想象小國開是怎樣在這個“小黑屋”獨自度過一個又一個孤寂的夜晚,多么讓人心疼的孩子。
單親家庭柳氏兩兄弟和媽媽相依為命,當問到兩兄弟的學期愿望時,哥哥希望自己可以和弟弟一樣在學期末拿第一名,并且希望寒假到縣上打工攢夠下學期的生活費,而弟弟的愿望則是想跟著哥哥上縣城,能看幾眼電視動畫片;還有周末和父親刨地的馬鵬家;同樣是單親家庭的康娟家,當問到她最近的愿望時,瘦瘦小小的她只是表達希望以后在上體育課時可以多一些跳繩的時間,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心愿卻讓人聽著無比心酸。當問她平時到學校要多久的時間,她說四五十分鐘的回答卻讓支教老師們難以相信,因為此次家訪的支教老師們從學校走到康娟家用時接近兩個小時,而這個瘦小的小女孩卻回答她每天都是一直跑著上學的,四五十分鐘能到。我想讀到這里大家的心應該和作者葉楠一樣,都被這個“跑著上學”的小女孩震撼到了吧!葉楠是這樣描述的:“看著她瘦小的身軀,仿佛能看到每天清晨天還沒開亮的時候,或是放學后昏黃黝黑的山路間,這個單薄的身影在奔跑,不,應該是在追逐,追逐自己心里的夢,跌倒的苦楚和孤單的害怕,陪伴這個年齡的孩子的每天,一步一步挺過的,就是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夢想”。
這些孩子,他們沒有溫暖的“巢”穴,沒有前輩的庇蔭,連身邊好一點的活計也沒有選擇的余地,不斷承受著來自生活的重壓。但這些“小花兒”們依舊在這疾苦人間認真地生活著,他們也心藏大大小小的夢……為了不讓這些純粹的夢想在殘酷的現實中破滅,廈大青年志愿者支教隊,選擇成為這些“夢”的守護者,幫助這些大大小小的夢想發芽成長!
廈門大學青年志愿者支教隊伍中流傳著一個“在乎每一條小魚”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某天暴風雨過后,一個小男孩幫沙灘上一條條擱淺的小魚回到大海,但是魚非常多,怎么弄都弄不完,然后路人就勸小男孩不要撿了,但小男孩說,這一條小魚我在乎,這一條小魚我也在乎……這種在乎每一條小魚的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位廈大青年志愿者的心田,憑著這一條小魚的精神傳承,他們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用知識守護當地孩子們的理想,用知識打開孩子們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戶;課余時間翻山越嶺進行家訪;回到廈門又千方百計地籌集善款,努力幫助更多的孩子改變命運……這種跨越山海所傳遞的愛與力量照亮了生活在寧夏西海固山坳里一朵又一朵“小花兒”們的未來,堅定了他們走出去、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理想信念。
很多時候,關于煎熬和悲傷的故事到后來都會成為甘甜的回憶。讀完《把夢留住》這本書,我特意在網上查了寧夏西海固人們的生活現狀,可喜的是,在國家的脫貧攻堅大政策下,通過生態移民、脫貧引水工程、生態恢復等政策,現如今的寧夏西海固在飽經滄桑后,終于告別貧困,扭轉了以往“苦甲天下”的局面。
我想無論生活處于何種狀況,如果每個人都能認真地生活,也讓他人能夠認真地生活,那么整個社會就能夠變得美麗一些,純粹一些,溫暖一些。(俞金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