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的指引下,工程技術服務分公司以“用‘乙方’思維做‘甲方’”為破題點,實現從服務創效到協同共贏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用乙方的“市場敏銳度”做甲方的“資源配置”
在資源整合方面,工程技術服務分公司大膽突破“按編制分人力”的傳統模式,在整合五家單位機電儀維修力量時,摒棄簡單合并的做法,而是站在各生產單位這一“客戶”的角度,思考他們需要怎樣的服務。跨區域調度了40%以上的維保人員,將原本冗余的人力轉化為靈活機動的“機動服務隊”。把49個傳統班組重組為16個標準化作戰單元,每個單元都如同乙方的項目組,以響應速度、檢修質量和成本控制作為嚴格的考核標準。通過這種“按市場需求調資源”的思維,不僅使人力成本下降了15%,還讓客戶的檢修響應時間縮短了20%。
在外委業務管理上,積極轉變思路,以“乙方搶訂單”的心態開展工作。推行“搶單制”自主承接模式,主動站在幫助客戶降低成本的角度出擊,建立《分公司自主創效管理辦法》,自主承接60余項技改技措項目。在這些項目中,像乙方競標一樣,仔細核算客戶的成本賬,通過自主施工,為各生產單位節省費用超過300萬元。
用乙方的“服務精細度”做甲方的“成本管控”
在檢修業務中,工程技術服務分公司像乙方制定服務方案一樣,對流程進行精心雕琢。在構建大檢修標準化體系時,充分考慮屬地擔心工期延誤、害怕質量返工的心理,通過運用“五定表+網絡圖+三級驗收”的方式進行精準規劃。在實際操作中,實現了富油公司一期裝置、電化公司1號發電裝置及電石裝置、能源公司2號發電裝置檢修工期平均縮短15%以上,并且創效140萬元。
以高度的服務精細度持續做好“修舊利廢”工作,拆解了泰和公司20噸舊氣柜鋼結構,修復了電石爐壓放缸等設備,累計創效115萬元。這些成果并非僅僅是節省下來的費用,更是為客戶實實在在“賺”來的價值。
用乙方的“能力競爭力”做甲方的“技術保障”
在資質建設方面,工程技術服務分公司以乙方“拿資質闖市場”的決心全力攻堅。為了給客戶提供合規、優質的服務,僅用3個月時間就成功拿下石油化工總承包二級、機電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目前,正朝著申報特種設備許可資質的目標全力邁進。
在技術創新上,秉持著乙方“研發核心技術”的執著精神進行突破。研發的電極壓放自動控制系統,將位置偏差嚴格控制在±2mm以內;對環形加料機智能聯鎖系統進行改造后,故障響應時間從15分鐘大幅縮短至90秒。這些具有創新性的技術目前均已申報專利,它們不僅解決了客戶的實際問題,也為企業服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
用乙方的“生態共生觀”做甲方的“資源整合”
在內部協同方面,組建跨部門團隊的模式進行資源整合。在整合五家單位維修力量時,充分考慮客戶對于“一站式服務”的需求,建立了全域調度機制。在富油公司一期大修時,跨單位調配了50余人次進行支援,提前兩天完成任務;電化公司1號發電裝置及電石裝置大檢修時,跨單位調配5名技術人員,提前1天完成檢修;在能源潔能發電系統檢修中,集中4個標準化班組進行攻堅,順利按期完成兩套發電裝置及電石系統的檢修及改造工作。
在外部協同上,積極與榆林化學公司、北元公司、恒神榆林分公司、恒穩公司、精益化工公司進行業務拓展交流。這種“不是甲方管乙方,而是伙伴共成長”的思維,讓協同真正成為實現雙向增值的堅實紐帶。
下一步,工程技術服務分公司將堅守“乙方初心”開展“甲方管理”,以市場化思維洞察市場需求、拓展發展空間;以精益化思維打磨服務細節、提升服務品質;以專業化思維強化自身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以協同化思維凝聚各方力量、實現共同發展。